中华医学会主办。
文章信息
- 王富珍 池频频 毕胜利 王锋 张爽 郑徽 孙校金 龚晓红 缪宁 李黎 崔富强 陈园生
-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配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风险研究
-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, 2014,48(8)
- http://dx.doi.org/10.3760/cma.j.issn.0253-9624.2014.08.017
- 引用本文:
-
文章历史
- 投稿日期: 2013-11-14
池频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
毕胜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
王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
张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
郑徽 102206 北京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
孙校金 102206 北京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
龚晓红 102206 北京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
缪宁 102206 北京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
李黎 102206 北京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
崔富强 102206 北京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
陈园生 102206 北京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
乙型肝炎(乙肝)病毒(hepatitis B virus,HBV)传播途径主要有血、性及母婴传播。随着中国新生儿乙肝疫苗(hepatitis B vaccine,HepB)预防接种、血液及血制品严格监管、安全注射等措施的深入开展,HBV母婴传播和医源性传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,HBV性传播可能成为成年人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[
一、对象与方法
1.对象: 采用病例–对照研究方法。本调查经中国CDC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,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。病例组选择2009–2011年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20~55岁急性乙肝患者及其配偶;对照组选择医院附近社区的HBV表面抗原(HBV surface antigen,HBsAg)阴性的健康人群及其配偶。按照1∶1进行匹配,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5对(调查对象及配偶)。匹配条件为性别相同,结婚年限相差≤2年,年龄相差≤5岁。对所有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,并采集静脉血5 ml。
2.HBV血清学检测: 所有标本统一在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肝炎室进行检测。采取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HBsAg、HBV表面抗体(HBV surface antibody,抗–HBs)抗–HBs和HBV核心抗体(HBV core antibody,抗–HBc)微粒子酶免疫(MEIA)法全封闭检测试剂,均在有效期内使用。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Axsym Plus型全自动免疫发光检测仪进行检测。
3.HBV基因测序: 用德国Qiagen公司的QIAamp Viral DNA Mini Kit试剂盒提取HBV核酸及模板。(1)HBV S基因片段扩增引物:第1轮上游引物(SF1): 5′–CCTGTATTTTCCTGCTGGTGGCTCC–3′,下游引物(SR1):5′–GCAGCAAAGCCCAAAAGACCC–3′;第2轮上游引物(SF2):5′–GTTACAGGCGGGGTTTTT–3′,下游引物(SR2):5′–CCCATGAAGTTAAGGGAGTAGC–3′。(2)巢式PCR反应:分别将SF1、SR1和SF2、SR2引物加入巢式PCR反应的第1轮反应体系和第2轮反应体系,并按要求完成巢式PCR反应。(3)PCR产物测序:采用ABI3700荧光仪测定所扩增的HBV S基因片段,测序引物为SF1和SR2。
4.统计学分析: 采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,调查问卷经双录入校对,采用SPSS 13.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,采用χ2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配偶感染指标率的差异,以
二、结果
1.基本情况: 病例组年龄为(36.23±8.90)岁,结婚年限为(12.84±4.02)年;对照组年龄为(36.14±6.56)岁,结婚年限为(13.84±4.87)年。
2.HBV感染情况调查: 病例组配偶HBsAg、抗–HBs、抗–HBc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配偶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
3.HBV感染分子生物学证据: PCR和基因型测序结果表明,急性乙肝患者和配偶HBsAg均阳性者共8对,经PCR扩增,夫妻HBV均阳性者6对,其中5对HBV基因型均为B型,1对HBV基因型均为C型。
三、讨论 性传播是HBV主要传播途径之一[
在本研究中,急性乙肝患者配偶HBsAg、抗–HBs、抗–HBc阳性率远远高于对照组配偶,也高于在全国1~59岁人群中的调查结果[
笔者以急性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,能明确其为新发感染,通过对新发感染者配偶调查,缩小了时间范围。然而,受成年人急性乙肝病例少、HBV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复杂,以及社会对乙肝患者偏见等因素的影响,结果可能会出现一定偏倚。
[2]LiangX, BiS, YangW, et al. Epidemiological serosurvey of Hepatitis B in China––Declining HBV prevalence due to Hepatitis B vaccination[J]. Vaccine, 2007, 27(47):6550–6557.
[3]MastEE, WeinbaumCM, FioreAE, et al. A Comprehensive Immunization Strategy to Eliminate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(ACIP) Part II:Immunization of Adults[J]. MMWR Recomm Rep, 2006, 55(RR–16):1–43.
[4]庞星火, 王怀, 马建新, 等. 北京市朝阳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家庭聚集性及传播危险因素研究[J].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, 2012, 46(9):113–116.
[5]LavanchyD. Hepatitis B virus epidemiology, disease burden, treatment, and current and emerg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[J]. J Viral Hepat, 2004, 11(1):97–107.
[6]李立秋, 庞星火, 张卫, 等.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乙肝知信行调查分析[J]. 国际病毒学杂志, 2012, 19(1):14–11.
[7]孙爱武, 毕胜利, 王峰, 等.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配偶感染乙型肝炎危险性研究[J].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, 2013, 34(3):10–13.
[8]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,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. 全国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11.